在蝶閥的日常使用中,常會遇到各種故障。蝶閥的閥體、閥蓋的洩漏是眾多故障之一。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還有其他需要注意的故障嗎? TWS蝶閥總結了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部分 閥體、閥蓋的洩漏
1.鐵件鑄造品質不高,閥體、閥蓋體存在砂眼、組織疏鬆、夾渣等缺陷;
2. 天空冰冷開裂;
3.焊接不良,有夾渣、未焊透、應力裂紋等缺陷;
4.鑄鐵蝶閥受到重物撞擊後損壞。
保養方法
1、為提高鑄件質量,安裝前嚴格依規定進行強度試驗;
2. 對於蝶閥氣溫低於0°C及以下應保溫或加熱,不再使用的蝶閥應放掉積水;
3、由焊接組成的閥體、閥蓋的焊接應依照相關的焊接操作規程進行,焊接後應進行探傷及強度試驗;
4.禁止在蝶閥上推壓、放置重物,不准用手錘敲擊鑄鐵、非金屬蝶閥。大口徑蝶閥的安裝應有支架。
第 2 部分 填料處洩漏
1.填料選擇錯誤,不耐介質腐蝕,不耐高壓或真空、高溫或低溫使用蝶閥;
2.填料安裝不正確,有以小代大、螺旋盤管接頭不良、上緊下松等缺陷;
3.填料老化,失去彈性,超過使用壽命;
4.閥桿精度不高,有彎曲、腐蝕、磨損等缺陷;
5.填料圈數不足,壓蓋壓不緊;
6.壓蓋、螺栓等零件損壞,造成壓蓋無法壓緊;
7.操作不當、用力過度等;
8.壓蓋歪斜,壓蓋與閥桿間隙過小或過大,造成閥桿磨損,填料損壞。
保養方法
1、應依工況條件選擇填料的材質及種類;
2、依有關規定正確安裝填料,填料應逐根安置、壓實,接縫應在30°C或45°C;
3.填料使用壽命長,出現老化、損壞應及時更換;
4、閥桿彎曲磨損後,應進行校直修復,損壞的應及時更換;
5.填料應依規定圈數安裝,壓蓋應對稱、均勻地緊固,壓蓋應留有5mm以上的預緊間隙;
6、壓蓋、螺栓等零件損壞應及時修復或更換;
7.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除衝擊手輪外,均以恆定速度、正常力度操作;
8.壓蓋螺栓應均勻且對稱地鎖緊。若壓蓋與閥桿之間的間隙太小,應適當增大間隙;若壓蓋與閥桿之間的間隙過大,則應更換。
第三部分 密封面洩漏
1.密封面磨不平整,無法形成緊密的線條;
2、閥桿與關閉件連接處的頂端中心懸空、不正確或磨損;
3.閥門閥桿彎曲或組裝不正確,導致關閉零件歪斜或偏離中心;
4、密封面材料品質選擇不當或沒有根據工況條件選擇閥門。
保養方法
1.根據工況條件正確選擇墊片的材質和類型;
2、調整細緻,運轉平穩;
3.螺栓應均勻對稱地擰緊。如果有必要,應使用扭力扳手。預緊力應滿足要求,不宜過大或過小。法蘭與螺紋連接之間應留有一定的預緊間隙;
4.墊片組裝時應中間對齊,受力應均勻。墊片不允許重疊,採用雙層墊片;
5.靜密封面腐蝕、損壞、加工品質不高。應進行修復、研磨、著色檢查,使靜密封面符合相關要求;
6.安裝墊片時,要注意清潔。應使用煤油將密封面擦洗乾淨,並注意墊片不要掉落到地面。
第四部分 密封圈連接處洩漏
1.密封圈捲得不緊;
2.密封圈與機體焊接,堆焊品質差;
3.密封圈連接螺紋、螺絲、壓圈鬆脫;
4.密封圈連接處腐蝕。
保養方法
1.密封滾壓處漏水,應先註膠,再滾壓固定;
2、密封圈應依焊接規範重新焊接。當堆焊無法修復時,應拆除原堆焊接及加工;
3.卸下螺絲,清理壓環,更換損壞件,研磨密封面及連接座,重新組裝。對於腐蝕損傷較大的部位,可採用焊接、黏合等方法修復;
4.密封圈連接面腐蝕,可採用研磨、黏合等方法修復,如無法修復則應更換密封圈。
第五部分:封蓋脫落導致洩漏
1.操作不良,造成關閉件卡住、接頭損壞、斷裂;
2、關閉件連接不牢固、鬆脫、脫落;
3.連接件材質選擇不當,不能承受介質的腐蝕及機械的磨損。
保養方法
1.正確操作,關閉蝶閥不用過大力,打開蝶閥不要超過上止點。之後蝶閥完全打開時,手輪應反轉一點;
2、關閉件與閥桿連接應牢固,螺紋連接處應有逆止器;
3.關閉件與閥桿連接所用的緊固件應耐介質的腐蝕,並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和耐磨性。
發佈時間:2024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