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ad_banner_02.jpg

中國閥門產業發展史(二)

閥門產業的起步階段(1949-1959)

01組織服務國民經濟復甦

1949年至1952年期間是我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由於經濟建設的需要,國家急需大量閥門,不僅低壓閥,還有一批當時尚未生產的高中壓閥。如何組織閥門生產滿足國家的迫切需要,是一項繁重而艱鉅的任務。

1、指導支持生產

人民政府依照「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並重、勞資雙方受益」的方針,採取加工定購的方式,大力支持民營中小企業重新打開並生產閥門。新中國成立前夕,瀋陽成發鐵廠因負債累累、產品無銷路,終於關門歇業,只剩下7名工人看守工廠,並變賣了14台機床維持生計。新中國成立後,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工廠恢復生產,當年員工人數由創業時的7人增加到96人。隨後,工廠接受了瀋陽五金機械公司的來料加工,生產面貌煥然一新。員工人數增加至329人,年產各類閥門610套,產值83萬元。同期在上海,不僅生產閥門的民營企業重新開業,而且隨著國家經濟的復甦,大量民營小企業開業或轉產閥門,這使得建築五金協會的組織在那個時間迅速膨脹。

2、統一購銷,組織閥門生產

隨著大批民營企業轉向閥門生產,原上海建築五金協會已無法滿足發展的要求。 1951年,上海閥門製造企業成立了6家合資企業,承擔中國五金機械公司上海採購供應站的加工訂購任務,實施統一採購和銷售。例如,承擔大公稱尺寸低壓閥門任務的大新鐵廠,承擔高、中壓閥門生產任務的遠大、中鑫、金龍、良工機械廠等,均得到了上海閥門的支持。華東工業部、中央燃料部。在工信部石油管理局的指導下,實施直接訂單,然後轉向加工訂單。人民政府透過統購統銷政策幫助私人企業克服生產銷售困難,初步改變了私營企業經濟無政府狀態,提高了技術、設備極其落後的企業主和工人的生產積極性並在工廠條件的情況下,為電廠、鋼廠、油田等重點企業恢復生產提供了大量閥門產品。

3.為恢復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發展

在第一個五年計畫中,國家確定了156個重點建設項目,其中玉門油田和鞍鋼恢復生產是兩個大型項目。為使玉門油田盡快恢復生產,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局在上海組織石油機械配件生產。上海金龍五金廠等承擔了一批中壓鋼製閥門的試製任務。小作坊式工廠試製中壓閥門的難度可想而知。有些品種只能依照使用者提供的樣品進行仿製,對實物進行測繪。由於鑄鋼件品質不夠好,原來的鑄鋼閥體只好改為鍛造件。當時,沒有用於截止閥閥體斜孔加工的鑽孔模,只能用手鑽孔,然後由鉗工校正。經過克服重重困難,終於試製成功了NPS3/8~NPS2中壓鋼製閘閥、截止閥,深受使用者好評。 1952年下半年,上海元大、中信、偉業、良工等廠承擔了石油用鑄鋼閥門的試製和批量生產任務。當時採用的是蘇聯的設計和標準,技術人員邊幹邊學,克服了生產中的許多困難。上海鑄鋼閥門的試製是由石油部組織的,也得到了上海各工廠的配合。亞洲廠(現上海機修廠)提供符合要求的鑄鋼零件,四方鍋爐廠協助噴砂。試驗最終試製成功了鑄鋼閥門樣機,並立即組織批量生產並按時發往玉門油田使用。同時,瀋陽成發鐵廠、上海大新鐵廠也提供低壓閥門隨著名目規模較大電廠、鞍山鋼鐵公司恢復生產和城市建設。

在國民經濟復甦期間,我國閥門產業快速發展。 1949年閥門產量僅387噸,1952年增至1015噸。的基礎。

 

02閥門產業起步

1953年,我國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煤炭等工業部門均加快了發展步伐。這時候對閥門的需求就倍增。當時生產閥門的私營小廠雖有大量,但技術力量薄弱,設備陳舊,廠房簡陋,規模太小,而且過於分散。為適應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第一機械工業部(簡稱一機部)不斷對原有私人企業進行重組改造,並擴大閥門生產。同時,有骨幹閥門和關鍵閥門建設的規劃和步驟。企業方面,我國閥門產業開始起步。

1.上海閥門二級產業重組

新中國成立後,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施「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原來,上海有60、70家小型閥門廠。這些工廠最大的只有二十到三十人,最小的只有幾個人。這些閥門廠雖然生產閥門,但技術和管理都非常落後,設備和廠房簡陋,生產方法簡單。有的只有一兩台簡易車床或砂帶工具機,有的只有一些用來鑄造的坩堝爐,大部分都是人工操作。 ,沒有設計能力和檢測設備。這種情況既不適合現代化生產,也不能滿足國家的計畫生產要求,更無法控制閥門產品的品質。為此,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上海閥門生產企業組成合資公司,成立了上海管道開關1號、2號、3號、4號、5號、6號等央企。綜合以上,在技術、品質方面進行集中管理,有效地將分散、混亂的管理統一起來,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職工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這是閥門行業的第一次大整頓。

1956年公私合營後,上海閥門產業進行了第二次調整和大規模產業重組,成立了上海建築五金公司、石油機械配件製造公司、通用機械公司等專業公司。原隸屬於建築五金業的閥門公司依地區分別成立了遠大、榮發、中信、偉業、金龍、趙永達、同信、富昌、王英奇、雲昌、德和、晉發、謝氏等。大連、餘昌、德達等地約有20個中心工廠,每個中心工廠下轄數個衛星工廠。中心廠成立黨支部及基層聯合工會。政府委派公眾代表主持行政工作,並隨之設立生產、供應、金融經營機構,逐步實施類似國營企業的管理方式。同時,瀋陽地區也將21家小型工廠併入成發閘閥工廠。此後,國家透過各級管理機構將中小企業的生產納入國家規劃軌道,對閥門生產進行規劃和組織。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閥門企業生產管理的變革。

2.瀋陽通用機械廠轉產閥門

在上海閥門生產企業重組的同時,一機部對各直屬工廠的產品生產進行了劃分,明確了直屬工廠和較大的地方國營工廠的專業生產方向。瀋陽通用機械廠改制為閥門專業製造廠。企業。工廠的前身是官僚資本企業大陸辦事處和日本偽工業德昌工廠。新中國成立後,工廠主要生產各種工具機和管接頭。 1953年開始生產木工機械。 1954年,直屬機械部一局管理時,有員工1585人,各類機械設備147台套。並具有鑄鋼生產能力,技術力量較為雄厚。 1955年起,為適應國家規劃的發展,明確轉產閥門生產,改造了原金工、裝配、工具、機械、鑄鋼等車間,新建了鉚焊車間,建立了中心實驗室和計量檢定站。從瀋陽水泵廠抽調了部分技術人員。 1956年,837噸低壓閥生產,開始大量生產高中壓閥。 1959年生產閥門4213噸,其中高中壓閥1291噸。 1962年更名為瀋陽高中壓閥門廠,成為閥門產業最大的骨幹企業之一。

3.閥門生產的第一次高潮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閥門生產主要是透過合作和戰鬥來解決。 「大躍進」時期,我國閥門產業經歷了第一次生產高潮。閥門產量:1949年387噸,1956年8126噸,1959年49746噸,是1949年的128.5倍,是1956年公私合營時的6.1倍。高、中壓閥門生產起步較晚,1956年開始大量生產,年產175t。 1959年產量達到1799t,是1956年的10.3倍。 1955年,上海良工閥門廠為玉門油田試製成功採油樹閥門;上海遠大、中新、偉業、榮發等機械廠試製油田、化肥廠用鑄鋼、鍛鋼中高壓閥門及公稱壓力PN160、PN320的高壓化肥閥門;瀋陽通用機械廠、蘇州鐵廠(蘇州閥門廠前身)為吉林化工集團化肥廠試製成功高壓閥門;瀋陽成發鐵廠試製成功公稱尺寸DN3000電動閘閥。是當時中國最大、最重的閥門;瀋陽通用機械廠成功試製高壓聚乙烯中間試驗裝置公稱尺寸DN3~DN10、公稱壓力PN1500~PN2000的超高壓閥門;上海大新鐵廠為冶金業生產公稱尺寸DN600的高溫熱風閥及DN900的煙道閥;大連閥門廠、瓦房店閥門廠等也都取得了快速發展。閥門品種和數量的增加,促進了閥門行業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大躍進」工業建設的需要,中小型閥門廠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到1958年,全國閥門生產企業已有近百家,形成了龐大的閥門生產團隊。 1958年,閥門總產量上升到24,163噸,比1957年成長80%;這段時間,我國閥門生產出現了第一個高潮。但由於閥門廠商的推出,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只追求數量,不追求品質; “做小做大,土辦法”,缺乏技術條件;邊做邊設計,缺乏標準概念;複製和複製,造成技術混亂。由於各自的政策,每個人都有一套不同的風格。各地閥門的術語不統一,公稱壓力和公稱尺寸系列也不統一。有的工廠參照蘇聯標準,有的參考日本標準,有的參考美國、英國標準。非常混亂。從品種、規格、連接尺寸、結構長度、試驗條件、試驗標準、漆標、理化、計量等方面看,不少企業採用「座數匹配」的單次匹配方式,品質沒有保障,產量上不來,經濟效益上不去。當時的情況是“散、亂、少、低”,即閥門廠到處分散,管理體制混亂,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規範,產品品質低。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國家決定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全國生產調查閥門行業。

4.第一次全國閥門產量調查

為了觸摸閥門生產情況,1958年,一機部一、三局組織了全國閥門生產調查。研究團隊前往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4個地區、24個城市,對90家閥門廠進行了全面研究。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國性閥門普查。當時調查的重點是規模較大、品種規格較多的閥門生產企業,如瀋陽通用機械廠、瀋陽成發鐵廠、蘇州鐵廠、大連閥門等。廠、北京五金材料廠(北京閥門廠前身)、瓦房店閥門廠、重慶閥門廠、上海多家閥門廠商及上海管道開關一、二、三、四、五、六廠等。

透過調查,基本上查清了閥門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統籌規劃及合理分工,造成重複生產,影響產能。

2)閥門產品標準不統一,對使用者的選用和維護造成很大不便。

3)計量檢驗工作基礎太差,難以保證閥門產品品質及大量生產。

針對上述問題,調查小組向各部會提出了強化統籌、合理分工、組織產銷平衡三項措施;加強標準化和理化檢驗工作,制定統一的閥門標準;並開展實驗研究。一、三局領導者對此高度重視。首先,他們專注於抓標準化工作。他們委託第一機械部機械製造技術研究所組織相關閥門廠商制定了部頒布的管道附件標準,並於1961年在業界實施。 》。部頒布的管道附件標準是我國第一批閥門標準,《閥門設計手冊》是我國第一部自行編制的閥門設計技術資料,對提高閥門設計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我國的產品。透過這次全國性的普查,找出了近10年來我國閥門產業發展的癥結所在,並採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徹底擺脫了閥門生產的亂模仿、缺乏標準的局面。製造技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開始進入自主設計和組織批量生產的新階段。

 

03 總結

1949年至1959年,我國閥門工業很快就從舊中國的混亂中恢復過來並開始起步;從維修、仿製到自製d設計與製造,從低壓閥門的製造發展到高中壓閥的生產,初步形成了閥門製造產業。但由於生產速度的快速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自納入國家計畫以來,在一機部歸口管理下,透過調查研究找到問題原因,採取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和措施,使閥門生產跟上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步伐,為閥門行業的發展而努力。並為產業組織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發佈時間:2022年7月27日